癌症給人難以治癒、起因不明、具有侵犯性、可能再度復發或轉移等印象,因此病人或家屬親友心中常蒙上一片灰暗的陰霾。同時癌症病人會有失去自我、自覺被人貶低、甚至想與人隔絕等落寞情緒,這是以為癌症會死的認知偏差,但是臨床上,我們看到很多癌症病人經過治療,都活得非常健康。
從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網站上,可以查到很多治癌的好成績,以女性乳癌為例,國民健康局資料顯示從1999年到2003年,不分期別全台灣女性乳癌5年相對存活率為83.4%,而前三期的乳癌幾乎有90%的存活率,我相信台灣有更多用心的好醫院,其治癌成績又比這個統計數字還要好。
所謂「知識終必使人獲救」,一旦確認自己罹患了癌症,建議可上國內外知名治癌中心醫院網站上搜尋相關知識,裡頭有大量且正確對抗癌症的知識與方法,切勿道聽塗說偏方或是聽信未經查證的說法,治癌沒有特效藥,不要隨便服用來路不明或是未經臨床試驗的藥品。找到好醫師和建立正規療法的基本常識很重要,有了正確的治療觀念,就不會讓莫名的恐懼滲入心靈。
其實,就算是醫護人員也沒有癌症豁免權,一樣擔心癌症找上門來。但每個人除了無從選擇的「遺傳特質」外,我們置身的「環境及賴以謀生的工作空間」都可能潛在存有某些致癌性物質,所以最重要的是「選擇良好的個人生活方式」,才能防堵致癌因子侵襲,例如拒絕吸菸、吃檳榔,或少吃燒烤、醃漬、發霉等食物。另外,減少酒精和精神壓力也是重要的防癌養生之道。
癌症是人人都可能發生的,無論生命歷程有多長,大家都有機會。而對於已經生病的癌症病人,要用積極態度來面對癌症,有足夠的信心,尋找正確的治療方法,並找到能值得信賴的醫療團隊,治癒癌症的機會就已經成功一半了,至於另一半成功機會,不如就交給好醫師去處理吧!
總之,生病之後,個人求生欲望很重要,求生欲望能夠提高生活品質和存活率,不只對早期癌症病人有效,在臨床上,我們也看到很多晚期癌症病人要比預計時間活得長很多,他們大多數具有樂觀積極的思維,在他們身上很容易看到毅力和勇氣。
有時候跟他們聊天,會聽到病人說:「我的小孩還小很需要我」、「我要陪我女兒上大學」、「我工作很忙,麻煩你們給我早上的治療時間」等。這是一種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和永遠不放棄自己的生活態度。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夠比罹患癌症的病人活得久,但是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讓日子過得有意義、過得更開心,是不是要比活著的年數重要得多呢?
【2008/10/11 聯合報】
訂閱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