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歷史感
九月 14th, 2006
我們為什麼要讀世界史?台灣做為地球村的一份子,各地文明早已內化在台灣的生
活與制度裡,因此人要從世界的角度來看自己,建立歷史感,不論你認同自己是誰
,都要知道自己在歷史中的位子。所以做為一個現代人,都應該要了解世界文明,
因為世界文明的基本觀念,已是做為現代人的基本要求。
從世界史觀看自我定位
長期以來,世界史在國、高中社會科裡面都列為必修,但到了大學一般學生不唸歷
史,歷史系學生則依舊是必修,跳脫考試課程學分的思考,純就知識角度來看,世
界史究竟對一個人有何重要性?
張谷銘博士說,談注重世界史,不是要大家去研究歷史、研究世界史,要當研究員
,而是要大家能有歷史感,從世界史觀去建立、認知自己的歷史位子。
張博士說,大家要了解的是,不論你的認知是「我是中國人」或「我是台灣人」,
現在台灣社會上有兩個極端,不管你要認識自己是哪種人,都要知道自己在歷史中
的位子,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兩邊不同意見的政治力量,都強調要有自己的歷史觀。
要建立歷史觀,世界視野尤其重要。他指出,今天我們不是穿唐裝或漢裝,而是西
式服裝,今天所用的香水,不是傳統香水,是西方傳過來的香水,今天的大學教育
制度,不是中國以前的制度而是西方傳來的,現代化教育體制及知識內容,都是來
自西方。
可是我們受到的影響,不只有西方而已,例如台灣廟宇的燕尾,以前都覺得是中國
傳來的,但實則可能是受到東南亞文化的影響,因為中國傳統建築裡沒有這個形式
,而且中國北方沒有,只有南方有,所以可能是移民的關係,傳到中國東南福建浙
江,再傳到台灣來。
他很肯定高中歷史新課綱的架構,因為從台灣、中國到世界史,從認識自己的社會
開始,再到與台灣互動的週遭,再放到全球視野。他說,因為以前的歷史,有世界
史,但只是點綴性,歷史就是「國史」,以前所認知的國,當然是只有一個國,但
現在這個國並不同,現在歷史教科書告訴我們,不管中國、台灣,都在世界的範圍
下,只有了解世界,才能了解台灣,才能了解自己的歷史定位。
例如以前對伊斯蘭世界,歷史課本大概只談了穆罕默德及其後代發展就結束了,但
其實伊斯蘭世界在人類文明發展史占有很重要的份量,不要說它對中古歐洲的影響
,光是這時期它與東亞世界的關係,從中國歷史的唐宋,從南中國海到印度洋到阿
拉伯到波斯灣等,回教活動其實都相當頻繁。
世界史觀是生活一部分
這也是從世界史的認識回過頭來對中國重新認識的一個角度。張谷銘指出,其實中
國內部有不少回教徒,他在建中時有位要好的同學姓馬,後來中研院史語所同事告
訴他,「馬」很可能就是穆罕默德的翻譯,所以中國很早就與回教有所接觸,而且
這一批回教徒在中國定居迄今,但研究並沒有重視這一塊;現在我們對伊斯蘭世界
的認識,主要是從美國911事件之後,才知道西方與伊斯蘭文明衝突如此之大,「
這個世界史讓我們回過頭來了解到,過去所學的中國史原來還有好大一塊是我們沒
有注意到且很有意思值得探討的課題」。
他說,中國五四運動時有兩個基本要求,就是「德先生」及「塞先生」,前者是指
民主自由,後者是指科學,這兩者不是在中國起源,在過去我們所讀的歷史課本裡
找不到。
但今日台灣,早已把民主與科學相當程度地內化到制度或生活裡面,也已根深蒂固
,這兩大要素是來自西方,所以台灣已是世界潮流的一部分,且是有貢獻的一份子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有世界史的視野,了解自己是世界文化的一份子,這不
是做學問的人要追求的,而是每個人生活裡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必需去了解的。
依照張博士的說法,台灣在接觸世界文明的時候,已把精華吸收到生活、制度裡來
,因此世界文明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做為現代人,怎能不具備世界史的基本觀念
呢?除了台灣已是地球村的一員,人與人的接觸頻繁之外,不要說是政經關係,就
是普通人,都會到其他各地去接觸到當地的文明,例如到埃及看金字塔,到雅典看
萬神殿等歷史古蹟,到博物館看世界藝術品,世界文明都是流動的,隨時在變化、
發生,所以世界史的知識不是靜態的,世界文明的基本觀念,已是做為現代人的基
本要求了。
張谷銘說,所以在全球化世界裡,台灣確實受到全球各地文化的影響,如果我們不
去了解,就不知道「我自己是誰」,或「我為什麼會是這樣」。
課本外的學習更寬廣
「世界史是活的,是生活的一部分」,張谷銘博士說的很好,要對歷史產生興趣,
要從生活裡來。例如大家走一趟法國,看到美麗景色宏偉建築,可能就會產生學習
衝動,所以學生所擁有的資源,不管是生活週遭的、走出去看的、接觸到的,都比
以前多太多了。
之前提到世界史研究與教學的不足,過去宥於資源有限,現在已經大幅改善,既然
現在的教學資源、課本、訊息等,比起以前都要方便許多,所以要把一門課教的充
實豐富,或鼓勵學生到圖書館去找資料做報告,現在都比以前方便,學生學習也不
必限於教室、教科書之內。
例如我擔任故宮院長的時候,任內四年辦了三次大展,第一次是「法國繪畫300年
」,主要是從17世紀到20世紀初,看來是單獨的繪畫藝術歷史,但不同學派、畫風
,都與歐法社會變化有密切關係,所以活動中找專家學者來講這300年歷史變化。
像這種的展覽,學生如果有興趣,能到博物館、美術館看作品找相關資料,對當年
法國政經文化的了解,所讀到的面向,就一定會比教科書所提供的來得多。
還有19世紀的德意志,從諸邦到統一的過程,這對德國歷史很重要,活動辦的雖是
藝術,但一定會反映當時的政經社會情況。
另一個活動講的是台灣,把台灣放在世界體系裡來看,就是「福爾摩沙展」,它看
的是整個東亞世界,這是過去所沒有的。
現在老師的教學或學生的學習,若要找資料,管道很多很多,在書店裡,博物館資
料甚或旅遊書,都會介紹當地的歷史文化,大家好好利用的話,資料都很多,知識
的學習不會只來自課本。
史觀沒有標準答案
談到世界史的教學,不只在大學,中、小學也有,但教學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方法
,方法不是空的,方法是用來操作,從學習過程中培養他思考能力的方式。
張谷銘曾在清大任教,他提到自己的教學目的,是要讓學生了解歷史是沒有標準答
案的,一般人從過去學習經驗來說,歷史是被寫出來在教科書上的東西,所以有標
準答案;但從接觸原始文獻可以了解到,歷史家所做的是「解釋」,有很大空間,
對錯要經過辯論才會有定案,而教科書也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被窮盡,而是要不
斷發掘問題、找出不同視野,了解到自己所研究的文明歷史背後所代表的真實,所
以要打破對歷史學習的成見,讀原始文獻、大家一起討論。
所以學生要學的,不是答案,而是看事情看角度,例如今天是某年某月某日,你我
討論,這是明確的事實,但如果我們討論的問題從何角度,誰有道理、沒道理,這
之間就沒有定論可言,學生遇到這個層次時,就必需自己去找答案。
因此張谷銘教學時採用英譯本原始文獻,打破學生傳統讀歷史的經驗,要求研讀之
後透過討論、發現問題、經過辯証分析,這些都是在訓練學生思考的方式及追求知
識的方法,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方式相當值得肯定;而不是現成的
老師教給你什麼學生就記什麼,坦白講,這種是最失敗的教育,但不幸地,我們的
教育還是深陷在那樣的漩渦,無法跳脫出來。
**************************
訂閱部落格